关于办理202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回执的通知

发布单位:{发布单位}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17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2025年秋季学期高校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已全面启动,为确保我校研究生办理生源地、校园地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提高贷款回执录入效率,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不同类型贷款回执说明

       (一)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各培养单位需统一收集后提交,由研工部就业与奖助办公室根据研究生提交的回执材料,统一录入国开行贷款系统,学生无需邮寄《受理证明》回生源地;

       (二)非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学生个人可到研工部单独办理(无需学院统一收集回执),由研工部就业与奖助办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要求手工填写、盖章后返还学生,由学生本人自行在经办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回寄相关材料。特别说明:如承办银行为中国银行,需学生个人提交回执到研工部,由研工部录入中国银行贷款系统。

       (三)中国银行承办的校园地助学贷款回执,无需上交,由研工部就业与奖助办公室线上审核入学报到等信息后,录入研究生学费、住宿费金额,即可放款。

       二、办理贷款回执录入工作所需材料要求

       (一)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简称《生源地贷款回执》原件或复印件一份,学生自行剪下印有支付宝用户名和密码的虚线部分妥善保存。

       (二)非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学生。《XX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回执单(或贷款确认函)》简称《非国开行贷款回执》原件或复印件一份(如学生自行已到资助中心办理好无须提交材料)。

       如承办银行为中国银行,需学生个人提交《中国银行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受理证明》原件或复印件一份。

       (三)学生贷款材料及证件不齐可由其他证明代替贷款材料

       1.学生《生源地贷款回执》丢失的,若当地资助部门已实行网上操作流程申请贷款,请学生及时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重新打印一份贷款回执材料;如当地未启用网上操作流程申请贷款,请学生与当地资助部门工作人员联系重新获取一份贷款回执材料或“回执校验码”,学生须向学院(部)提交书面说明,写明回执丢失情况和回执校验码信息,学院(部)根据学生书面说明为学生出具一份核实证明并加盖学院(部)公章作为贷款回执材料(证明上应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身份证号、年级、专业和回执校验码以及学院(部)公章等)。

       2.学生的贷款合同不需要提交研工部,请各培养单位提醒学生自行妥善保管(或下载电子合同保存),方便以后其他方面需要时提交。

       三、材料报送

       (一)报送时间

       2025年9月20日上午11:00前。

       因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录入时间有限,系统到点关闭,且贷款规模人数较多。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批次整理报送贷款回执材料,不必专门等候延迟上交学生,确保大批量正常办理,否则将影响学生的贷款回执录入及贷款到账情况。

       (二)材料要求

       请将学生的贷款回执材料按贷款类型、学号,从小到大排序整理,分别填写国开行和非国开行贷款汇总表(详见附件1、2)。

       附件1、2纸质版各一式一份签字盖章后与学生贷款回执材料一起分校区递交至研工部(育才田楼225,雁山行北541);附件1、2电子版以培养单位简称命名,发送至研工部资助邮箱:yjsgzbzz@163.com。

       四、工作要求

       (一)生源地和校园地信用助学贷款已全面实行首贷申请“预约办理”和续贷申请“线上办理”功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做好需申请助学贷款研究生的相关政策宣传与传达工作,并提前摸排本单位研究生申请贷款情况,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未完成贷款办理程序的研究生给予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一位困难研究生完成贷款申请手续。

       (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行保存好贷款研究生数据,方便日后工作需要时查询贷款学生信息。学费、住宿费金额根据财务处提供的标准统一填写。

       未尽事宜,请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就业与奖助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张亚静、陈佳欣;联系电话:5801236(育才)、3639650(雁山)。


附件:

       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信息汇总表----国开行.xls

       附件2:广西师范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信息汇总表----非国开行.xls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