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2025届教育类研究生: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教师函〔2022〕1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桂教教师〔2025〕12号)和《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办法》(师政教学〔2023〕21号)等文件精神,决定组织开展2025届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对象
本通知所指教育类研究生,是指教育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01)、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51)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53)。
根据自愿原则,教育类研究生也可不申请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可申请免试认定的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
根据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类研究生可申请的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任教学段及任教学科见附件1、附件2。
教育类研究生申请规定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外的教师资格,需要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统一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三、考核方式及内容
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包括培养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一)培养过程性考核
培养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核以下四方面内容,四项考核结果全部合格,方为培养过程性考核合格。
1.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
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主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的通知》精神,考核教育类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教育活动情况及在教育实习实践期间的思想品德、师德素养表现。对于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或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记过及以上等级处分的教育类研究生实行一票否决制。
考核的一般流程为个人自评、各培养单位审定、结果上报。考核分为“合格”、“不合格”两 个等次。
考核由各培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2.教师教育课程学业成绩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教师教育课程,其中学位课达到70分及以上,非学位课达到60分及 以上,则教师教育课程考核认定为合格,若其中1门课程成绩不符合要求,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考核由各培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3.教育实习实践
通过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教育实习实践情况,确保教育实习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教育类研究生教育实习实践是否达到培养要求,由教育类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给出鉴定意见。
教育实习实践应由各培养单位在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相关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应在相应学段进行。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应在相应类别学校进行。
教育实习实践不能以学生自己开具的单位实习证明代替,不能通过增加面试考核代替教育实习实践环节。
考核由各培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4.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
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情况由各培养单位给出鉴定结果,其中教育部推荐的线上教师教育专题培训免费课程须完成不少于20个学时的学习。若未完成20个学时学习,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线上教师教育专题培训免费课程学习时长由学生报送,各培养单位审核是否达标合格。
考核由各培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1.笔试
笔试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对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综合测试。申请任教学段为幼儿园的需参加《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幼儿园)》考试;申请任教学段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的需参加《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XX,与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三的考试科目要求一致)》考试;申请任教学段为中职专业课的需参加《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中学)》考试。《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中学)》由学校统一命题并组织考试阅卷等工作,《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幼儿园)》、《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小学)》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XX,与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三的考试科目要求一致)》由各培养单位命题、组织考试并阅卷。命题专家应包含校内外教师教育专家、一线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等,确保命题工作公平、公正、有序。考试结束后由各培养单位上报成绩。
已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且所有笔试科目成绩合格者,如其参加的笔试学段和科目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可视为教师职业能力测试笔试合格。
2.面试
教育类研究生参加面试的任教学段、任教学科须与申请免试认定的任教学段、任教学科一致。面试组织方式分为两种:①结合教育实习实践环节一并考核;②单独面试。面试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
若教育类研究生已参加各培养单位组织的教育实习实践的任教学段、任教学科与申请免试认定的任教学段、任教学科一致,该成绩可作为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面试成绩,即面试组织方式为“结合教育实习实践一并考核”。
考核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实施。
(三)颁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
培养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全部合格,方为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考核合格者颁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有效期3年,内容包含思想品德及师德情况、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有效期起止时间等。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是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免试认定的教师资格种类和任教学科应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上的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相同。
教育类研究生在我校同一学历层次学习期间,仅可获取一本《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在有效期内只可使用一次,如申请认定其他学段和学科教师资格,不予免试,须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的教育类研究生,凭身份证明、学历证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体检合格证明等材料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不变。可以电子核查的无须提供纸质原件。
四、考核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各培养单位组织学生报名及审核
报名时间:2025年4月2日—4月8日
报名方式:各培养单位组织本单位拟申请免试认定的教育类研究生填写教师资格免试认定信息登记表(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3)。
各培养单位审核考生报名信息后于4月10日报送至研究生院培养办邮箱:yjspyb23@163.com。
(二)根据研究生院下发的考生信息,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试认定工作平台”进行考生信息确认,确认时间另行通知,审核完成方能进行笔试。
(三)各培养单位组织培养过程性考核及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面试
考核及数据上报时间:2025年4月11日-4月21日
1.各培养单位组织开展培养过程性考核及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面试,将考核结果分别记录在《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性考核鉴定表》(附件4)、《教育类研究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面试鉴定表》(附件5)。
2.4月22日前各培养单位将《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性考核及面试鉴定结果汇总表》(附件6)报送至研究生院培养办邮箱:yjspyb23@163.com。
《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性考核鉴定表》、《教育类研究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面试鉴定表》及相关涉及材料作为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过程性考核的档案材料,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备查,存档时间至少三年。
(四)学校统一组织教师职业能力测试笔试
《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中学)》考试拟定于2025年4月26日进行。
《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幼儿园)》、《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小学)》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XX,与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三的考试科目要求一致)》考试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安排在2025年4月28日前完成考核并将成绩报送研究生院。
(五)各培养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审核确定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者名单进行公示三天,并将公示信息报送至研究生院培养办邮箱:yjspyb23@163.com。
(六)研究生院根据各培养单位考核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25届教育类研究生《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获得者人员信息数据报送,颁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强化建设
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是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全体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职责。各培养单位要强化管理,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把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融入到日常教学、学业考试和相关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严格考核,严肃追责
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要严肃工作纪律,不得随意扩大免试认定范围,严禁弄虚作假,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公平、准确。实行回避制度,凡有直系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参加本次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人员本人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不得参加命题、评卷、面试等工作。在免试认定改革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学校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数据准确,及时上报
各培养单位要根据要求及时在“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试认定工作平台”上维护更新考核范围内教育类研究生的相关信息。研究生院要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上动态维护教育类研究生信息,及时报送获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的教育类研究生数据。
未尽事宜,请联系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联系电话:0773-3695035(雁山)、0773-5848836(育才)。
附件:
1.广西师范大学2025届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学段学科对照表
2.任教学段、任教学科参考表
3.2025届教育类研究生申请教师资格免试认定信息登记表(报名信息汇总表)
4.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性考核鉴定表
5.教育类研究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面试鉴定表
6.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性考核及面试鉴定结果汇总表
研究生院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