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工资讯 | 我校赴百色顺利开展2024年研究生资助育人“红韵助研”研学活动

发布单位:{发布单位}发布时间:2025-01-14浏览次数:25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1月9日至11日,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38名受奖助学生前往百色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研学之旅,聆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情怀。

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先辈精神

        1月9日下午,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蒋丽琳老师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人来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作为专题性革命类纪念馆,主要展示了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及其精神。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成员们在讲解员的讲述下深入了解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深刻认识到党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感悟到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英勇奋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红色精神,并表示将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聆听讲解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

        随后,团队一行步行至百色起义纪念碑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进行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仪式,全体人员列队肃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全向百色起义革命烈士默哀,以寄托对先烈们的无限敬意和绵绵哀思。最后,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人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

全体成员面向纪念碑进行缅怀革命先烈仪式

师生围绕纪念碑进行参观

开展红色教育,传唱红色故事

        1月10日上午,成员一行来到百色市田东县百谷红军村史馆,红军后人谈志玲同志为师生们介绍了陈列室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意义,以及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经历和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成员们认真倾听,深刻感受红军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百谷红军村史馆进行参观学习

        在百谷红军村学校,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蒋丽琳老师以《传承红色精神·激扬青春力量》为题,围绕右江农民运动领袖黄治峰的光辉事迹展开我校第五十八期“望道微课”理论宣讲,为团队成员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接着,谈志玲同志以“红歌传情壮韵扬,经典传唱颂党恩”为主题向师生们展开红歌传唱活动,借助红歌《共产党领导真正确》歌颂党的恩情,传唱壮语红歌《红军红又红》彰壮族文化韵味,用独特优美的歌声和精彩的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注入鲜红血液,理论宣讲活动结束后,我校向百谷村农家书屋进行图书捐赠。

蒋丽琳副部长做第五十八期“望道微课”理论宣讲

百谷村红军学校谈志玲(右一)等人进行红歌传唱

图书捐赠仪式现场

参观革命旧址,厚植爱国情怀

        1月10日下午,在右江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经正书院),成员通过参观邓小平同志的起居室、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以及图文并茂的展板、革命战士的生活用品、作战工具、信件书函等,深刻感受革命历程的艰苦曲折和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

在右江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经正书院)参观学习

        1月10日下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还前往二牙码头,参观了红军亭、会师广场,认真聆听红军亭的来由以及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前辈在平马会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伟大的同时深深缅怀在百色热土中奋勇革命的烈士们。

图为二牙码头

参观会师广场现场

        在田东那恒村革命史馆,成员们认真聆听那恒子弟投身武装斗争、参军北上转战千里、不屈不挠坚持革命的历史。深入了解那恒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历程以及该运动为百色起义和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那恒村史馆门前合影留念

深化沉浸体验,赓续红色血脉

        1月11日上午,团队前往参观百色粤东会馆,深入了解了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百色粤东会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不仅见证了百色起义的革命历程,还承载着浓厚的革命文化和历史价值。最后,团队成员们还沉浸式体验了编织草鞋的活动。师生们纷纷化身“动手小能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将几根麻绳,一把稻草通过一系一搓、一挽一编的方式,慢慢编织成为鞋子的形状,身临其境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艰苦环境和革命乐观精神。

讲解员现场教学编织草鞋

师生共同体验编织草鞋活动

在粤东会馆门前合影留念

        研学最后,团队成员还进行了研学心得体会分享。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烈、先进典型学习,传承好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刻苦的学习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分享研学心得

        本次“红韵助研”百色研学活动是我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一次鲜活实践,更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把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与体验教学有机结合,不断创新“红色铸魂+实践育人”新模式,推动“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发力,为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成长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